「札记」沟通的艺术、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对于独处的需求程度也远超过我们实际的独处时间。可是,另一方面来说,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处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本来愉快的独处就会变成痛苦的状态。换句话说,我们都需要友谊,我们都需要去沟通。
有些研究发现,满意的关系有时候依赖片面的了解。通常,“认为”配偶了解自己的人会比“实际”上了解配偶所作所为的人对婚姻关系更加满意。换句话说,有时满意的关系并不是来自彻底的了解。
而品质性的沟通关系则讲求独特的规范与社会角色,比如我们在某段关系中会偶尔和同伴互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也许在另一层关系里我们会尽量避免触怒对方。还有,在家人或某些朋友面前你可能敢毫不保留地表达你的不同意,但在另外一些人面前你会选择将怒气吞进肚里,直到某一天,累积的愤恨终于受不了而爆发开来,你们才讲清误会,尽释前嫌。这样的过程定期地循环着。有位沟通学者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所创造的独特沟通方式,称为亲密关系文化。
心理学家提出光环效应——来说明对于具有某个正面特质的人,我们是如何将所有的正面印象都加诸到他身上的。尤其是由于第一印象往往来自生理上的外貌吸引力,我们很容易将正面特质归属到“长得好看”的人身上。例如,求职面谈主持者对外貌条件好但资质平庸的人的评价往往高于外貌条件较差的人,一旦主事者形成了正面印象,通常提出的问题都会有利于证实自己对求职者的印象,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将应征者的回答导向正面方向,比如你在经历的挫折中学到了什么?”而当求职者文不对题地回答“嗯!离开学校一下,去度了个假后感觉还不错!”时,主事者却会正面解释该回应为“很好的观点”然后开始说明公司的福利和制度,最后说:“我想你会喜欢我们的工作环境”。一旦应征者给人家负面的第一印象,则将陷人愁云惨雾难以翻身。这种现象有时称之为“魔鬼效应”。这些情况强化了古老而睿智的格言:“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重塑第一印象”。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笑话要有效果,必须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如果不能让你先形成预期就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这就是笑话所做的事:让你预期一件事情,然后用另外一件事情制造意外。所以,以下是修正后的定义。 铺垫制造预期。 笑点揭示意外。
任何你无法看到、听到、碰到、尝到、闻到的东西都是以假设的形式存在的。它们有可能确实存在,但你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你在作假设。我们之所以作假设,是因为人类有一个深层次的需求,即把事情弄明白。如果有事情不明白,我们会加入信息来搞清楚,我们会基于过去的体验作假设。
查理·卓别林很久以前说过:“喜剧是两种相反意见的碰撞。”这个说法放在今天依然正确。笼统地说,铺垫与笑点的关系是相反的,其表现形式为:要么直接相反,即从好到坏;要么是递进相反的,即从坏到更坏。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即幽默。冗余累赘是好笑话最大的敌人。
每个笑点都有一个关键的词、短语或动作来揭示出再解读,从而打破目标假设,让观众笑出来。从观众的角度看,这个关键的词、短语或动作存在于笑点之中,我们将其称之为笑点的“底”。 要有效地构建一个笑话,要保证“底”在笑点的最后出现。把“底”放在正确的位置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观众何时发笑。如果“底”在笑点中过早出现,观众会开始笑,而你还在继续说,他们会停下来听你说什么。
笑点的“底”出来后还继续讲,是最常见也最恼人的错误。
尽量代入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写小说的一个基本原则:表现出来,不要描述出来。为此,当段子里涉及某个场景或对话时,带着角色表现出来。这样你既扮演自己,又成为场景中的其他角色。
让段子中的角色尽量真实具体会大幅提升段子的效果。“两个人走进酒吧”这种说法早已过时多年。观众想知道这两个人是谁。给他们这个信息能营造出小说作者所谓的“逼真”效果。稍微加一些细节可以让你的叙述更生活化,也更可信。 把段子中的角色设定为你的朋友、亲戚,或者公共人物,不要是某个模糊的人。
同样,在段子中可插入当地的地标,附近城市,当地的酒店、商店、饭店等。它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还能让观众反应更热烈。 如果你有一个和饭店有关的段子,用当地人都知道的饭店的名字,不要讲“我有天在某家饭店吃饭”,而是说“我有天在海底捞吃火锅”;如果你有个关于超市的段子,不要讲“我在超市如何”,说“我在沃尔玛”。
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大家鄙视的地区。你可以事先去了解这个地区的名字,在段子里使用。如果你的段子里有个不受欢迎的角色,就让这个角色来自这个地区,观众会很喜欢的。
给段子加连续笑点就是在一个段子完成后继续加笑点。一个铺垫获得两次以上的笑声能提高你整体表演的每分钟笑声数。
你必须在空间上划出两个独立的地方进行排练:一个分配给批评者,称为“批评者位置”;另一个则分配给创造者,称为“排练空间”。 我想强调一下,在空间上规划两个独立的位置,对排练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你都在尝试让创造性与批判性同时存在,这个条件制约着你,你的大脑不会认为这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功能。但当你把这些功能单独分配到不同的空间位置时,一件神奇的事发生了:你的脑子把这两个功能分开对待了。当你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你的大脑最终会明白,让创造者和批评者独立运作,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为了把创造者和批评者真正分离,你必须严格把它们的位置始终分开。当你以创造者的身份站在排练位置上时,绝不允许批评者过来打扰。当开始批评者的工作时,停下来,走到批评者位置上去整理你的想法。当你觉得可以把批评者抛在脑后去练习了,再回到排练空间开始排练。
死记笑话的文字是最常见的排练方式,而正是这种方式令表演出现我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初级喜剧演员最容易犯的一个排练错误,就是把一件真的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的趣事压缩为一些传闻逸事,并且逐字逐句地去死记硬背。问题在于,让一个笑话好笑的大部分信息,其实都取决于演员在故事当中的反应。当演员用记忆、复述和背诵的方式说故事时,他的脑海里其实不会产生画面、声音和感觉,故事会因此失去冲击力和幽默感,因为演员已经不再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实际体验来处理了。
如果有些无知的老师坚持要你记得笑话里每一个字,这个问题会进一步恶化。因为脑袋通常用画面、声音和感觉来记忆,死记文字是违反天性的。这些老师还会让困难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他们告诉你,当你在背诵笑话的时候,你要表演得“自然一点”。一边叫人表演得自然一点,一边叫人做一些不自然的事,学生们最后只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还有另一个问题。死记文字的过程就是让你在脑子里说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文字,直到你背诵得一字不漏。因此,当一个使用这种方法的演员站上舞台时,他需要在脑子里提取出这份背熟的稿子,在脑子里先对自己复述一遍文字,然后才能对观众说出来。演员因为忙于对自己说话而无法跟观众建立很强的联系,没有这种联系,就收集不到必要的信息,因此无法以能逗笑观众的方式来演绎自己的段子。他的段子也许能完美地说出来,但肯定不会好笑。 死记文字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情感的分裂。因为文字并不能驱动行为,同样也不能驱动情感。情感是你和观众之间的终极联系纽带,如果你的表演貌合神离,观众同样也会如此。你的情感或高或低,由此会带来高低起伏的笑声,观众是希望在这样的笑声中体会坐云霄飞车的感觉,而不是来听一大堆背得滚瓜烂熟的文字的。如果是来看一个人把文字记得烂熟,然后复述得一字不差,那根本就不算娱乐或休闲了。
表演开始前你需要热身,以便启动你的喜剧发动机来闪耀全场。作为初学者,你通常有三到六分钟的表演时间。如果你上台前没热身,等你找到状态时可能时间已经到了。热身没有所谓“正确”的方法,不同的脱口秀演员在上台逗笑观众之前需要做不同的准备。下面是一些关于身体、声音和心理热身的小提示。 身体准备 轻快地走一走,原地跑一跑。做几个俯卧撑,如果觉得太费劲,对着墙做俯卧撑,不需要对着地板做。总之,活动活动你的身体,做几个拉伸动作。目的是释放压力,让身体放松。注意:不要运动过量,如果你上气不接下气地上台讲段子,观众是听不懂的。 进入搞笑状态 到处玩一玩,闹一闹,你会放松下来,这样你的幽默感会自然呈现。让自己扮演一块培根,做做鬼脸,滑稽地走路,模仿杰瑞·刘易斯(Jerry Lewis)来表演你的段子,任何能让你进入搞笑状态的活动都可以。
过一遍演出内容能帮你记住段子的顺序,加强新段子的记忆,帮你进入搞笑状态。过内容有几种方法,但我不建议在脑袋里默默地过稿子。因为在脑袋里过稿对你在舞台上说出来没有作用。你可以试试,但很快你就会发现所有演员都知道的一点:至少你要出声。所以过稿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站着发出声音,越接近你表演的状态越好。我最喜欢的方式是“亢奋式过稿”。具体方法是把表演以最快的速度说出来。这样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不太熟练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你会结巴。
主持人介绍你之后把舞台交给你,观众鼓掌,你没有出来,观众不鼓掌了,最后你走上舞台,在尴尬的沉默中开始表演,这样的做法很业余。更好的方法是观众鼓掌的时候你上台,从麦架上取下麦克风,把麦架放到一边,掌声消退时开始表演。要掐准时间,你就得熟悉俱乐部的布局。在舞台附近候场,以免打扰观众。
在宇宙中一个模糊的角落里有一个银河系,银河系边缘上有个微小的太阳系,太阳系中有一颗蓝色的小石头,你是这颗石头上几十亿人中的一个。而这样的你对踏上舞台产生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恐惧。当你把这个问题与宇宙剩余的部分去对比的话,你的问题简直微不足道了。 同时,你也是有福气的一个,因为你可以奢侈地踏进一家喜剧俱乐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生活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家人,没有食物,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和这些相比,你踏上舞台面对一群陌生观众的恐惧,不值一提。 我不是在告诉你恐惧感不真实或者不重要。我对此毫不怀疑。但当你把它和能否继续生存相比的时候,有机会去把人逗笑,这说明你已经属于非常有特权的一群人了。正确对待它,享受它吧。
创造一个热身仪式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一些可以把你的意识留在当下的仪式,让身体、心理和创造力都能热起来的仪式。如果这些占据了你的意识和身体,你就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想象一个令人恐惧的结果了。
恐惧缘于想象未来的可怕性,特别是自我批评,它把你所有可能犯错的地方都指出来。当你对自我批评置之不理后,你就能全神贯注于手上的任务了。这种状态才能把你有趣的想法传递给观众。
你的舞台恐惧可能永远不会消失,但如果你采用了这些方法,一个也好,所有也好,它就会变得可控。你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感受不到肾上腺素,因为它能帮我们变得更警觉、更快、更强,为我们踏上舞台逗笑观众时发生的异常情况做好准备。你控制舞台恐惧的目标是把它变成一个可接受的鼓励信号。
观众不会在意你是否暂时忘词,但他们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试图隐藏它。直接承认:我已经把我所有的东西全忘光了。 观众很可能会因为你马上要面对头脑空白的恐惧而同情你并引发大笑。如果你试图掩盖它,你的能量和注意力会放在如何隐瞒它或者观众是否会留意到忘词这些地方。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直接承认你已经忘词,你的记忆力会神奇地恢复。
跟你的观众交谈,他们对你的表演能提供真实的意见。如果你想听取他们的意见,你会比那些认为观众都是傻瓜的演员成长得快很多。这不是说你要对观众言听计从,收集这些信息但不去使用,比完全不去收集要好得多。
当你回顾自己的演出时,在一张纸上列出全部的笑话,或者在计算机屏幕上列出来,在每个笑话旁边预留空间来打分。当你回看时,根据所获得的笑声来给每一个笑话打分。给那些获得最多笑声的笑话打上A;一般笑声的打上B;最少笑声的打上C。如果一个笑话没有获得笑声,观众仅仅微笑了一下,那就给它一个D;如果某个笑话只收获一片沉默,那就是F。 运用这个方法,你的表演终有一天会充满A级的段子。当你创作了更好的段子,你就把C级段子去掉,随着时间推移,你可以开始修改B级的段子,最后,你的演出里只会剩下A级的段子。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特别是当你知道,大多数脱口秀演员常规演出的内容只是自己创作段子的10%左右,而在这10%里,又仅有10%或更少会被他们评为A级。这些数据给你的感觉就好像是,你写的段子必须百里挑一才有可能得到一个A。我这样说不是要打击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保持有规律的写作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这样你才能持续不断地创作出新段子。只要你一周能写出一个A级的段子,那么你一年就能获得52个很棒的段子,这已经有差不多30分钟的A级内容了,或者相当于四五个电视脱口秀表演的长度了。
在了解过如何把脱口秀段子分为A、B、C三级后,你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把它们编排成B、C、A的顺序。一个令人竖起拇指称赞的脱口秀表演,它应该是以你第二强的段子或B级的段子开场,把你最弱的段子或C级的段子放在中间,然后用你最好的或A级的段子结尾,因此,一段或整场表演的段子应该按照B、C、A的顺序来安排。 这样做是很合情理的,因为如果你用C级段子开场,你就会失去观众,但你又不想一开始就给他们讲A级的段子,这样接下来你就没有更强的段子了,演出结束时就会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如果你用B级段子让观众笑了起来,这多少会让你的C级段子变得更好笑,这样你就能用A级段子把自己推上顶峰并结束演出。
吊床策略是说把一些较弱的或有风险的段子放在已经验证过效果的和真正好的笑话或段落之间,采用这种安排的原因有几个: 如果你在试新段子,如果在讲这些段子之前你已经令观众发笑了,这些新段子就有机会获得不错的反应。就算这些新段子彻底没效果,后面紧跟着的强段子也会让你的表演回到正轨。
争议性的段子往往在观众已经接受你的情况下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有些段子如果用来开场,会让观众对你产生疏离感。如果要它们有效果,必须是和观众成为朋友之后才行。
要尽可能多地去俱乐部表演,表演得越多,你的表演就会越好,反馈越多,你就能更多地了解到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行不通。 刚开始时,每一两场演出之后你都需要改编,重写段子和重新排练。当你表演了很多次以后,需要做大修改的地方会越来越少。很快你会开始打磨自己的表演技巧,懂得如何让每一个单独的段子都获得巨大的笑声,你将会像一个职业演员那样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