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Thinking

Thinking Apr 29, 2021
  • 客观、辩证、动态的认识人和世界,勿陷入标签化思维。
  • 人生需要活得精彩,在矛盾与平衡中勿忘乐观,每一次蜕变皆为阅历。
  • 激流涌动下才能有机会诞生。
  • 在用户调研时基于对产品的理解做深度挖掘,避免听风就是雨,不要看到用户说好就去做,说不好就否定,多问几个为什么。
  • 就创业公司来说,需要的是能规划还能落地的人才。
  • 成长是一个认清现实和打破现实的过程。
  • 工作中需要有「有序」和「无序」的结合,「有序」能帮助带来效率,但会限制创造力,相应「无序」状态有助于激发新的创造,一家公司需要避免两个极端,完全的有序或者任意放纵的无序都不是一个健康状态。所以需要区分中台和业务,中台层需要的是有序,做场景抽象和标准化,进行横向支持,而业务层可以进行更大胆的尝试和想象,二者相辅相成。无序的中台就会带来各种overlap,导致“一个业务一个中台”,都在重复造轮子。中台需要的是至上而下的统筹,业务需要的是至下而上的发现和探索。做到足够厚重和足够灵活。
  • 中台不是一种固定的产品形式或者架构模式,而是一种「标准化」的思维方式,如果多个平台之间的能力存在共性意味着可以进一步下沉,把共性能力标准化后就是所谓的中台,这种思维方式在很久之前就存在,只是放到互联网上大家取了个名字叫中台,而这种思维方式落到具体执行其实是度的问题,如果过了,影响了业务灵活性就要拆,如果不及,做不到横向支撑就要建或者合。
  • 对于该不该做中台,我认为核心是规模问题,绝大部分场景都能标准化,但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标准化,在于场景覆盖的规模,因为标准化就意味着成本,比如有一家公司的业务是拧螺丝,如果规模很小只需要拧一两颗螺丝,那靠人工就可以完成没必要标准化,如果公司要服务很多客户每天拧成百上千颗螺丝,这时候与其招一批人来拧螺丝,倒不如选择造一个拧螺丝的机器,成本可能会更低,而且能力一旦做了产品化沉淀是可以指数级横向拓展的。落到具体时机的问题就看这家公司计划以及未来能覆盖多大规模了,有些公司刚开始拧一两颗螺丝,但是目标很大相信未来一定会覆盖更多,可能会未雨绸缪,提前做标准化建设,有些公司可能到了一定规模发现扛不住被倒逼做标准化建设。
  • 中台一定是支撑业务的,不存在中台自身的需求,纯技术建设也一定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支撑业务。如果需求还不明确意味着在行动前需要先明确需求,否则不要轻易行动,只有先了解清楚业务场景,才能做场景抽象,而且往往需要比业务方更了解业务,这样才能做好多业务的横向支撑。
  • 对于重复造轮子的问题如果要归因原因可能有这么三类,一、有平台已经做了建设,但是其他团队不知道,这是信息gap问题,二、知道其他团队在做,但是无法满足自身业务诉求,经过各种资源、排期时长、成本等考量还是决定自己做,三、知道其他团队在做,而且做的很好,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要再造一个,其实对于第一和第三类问题需要靠公司的机制去解决,重视中台建设,并且为中台提供信息打通、管理、约束的产品能力,才能根本解决,而对于第二类问题可能就需要在公司做好机制优化的基础上,确保承接中台的团队有足够的能力做好中台的建设,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大家对中台产品的投入和重视度很低,很多中台建设靠技术自己搭建,没有PM没有UI,实际上为什么很多公司有中台团队但还是在重复造轮子,就是因为很多时候中台项目离业务很远,支持的能力和业务实际需求不匹配,又因为缺少配套资源导致落地的质量比较差,特别是一些对用户侧的页面,可能会满满的粗糙感,就像是比较常见的”内部系统风格“,但是这在业务视角可能不会允许这样低质量的页面对外,认为中台团队一定要是一个对用户体验有着高敏锐度和高要求的团队,因为恰恰要对很多不同的业务负责,并且面向很多不同业务的用户,否则承接不好业务就会导致“一个业务一个中台”,这样的中台建设就是在浪费资源,其实是在考验中台团队的能力。
  • 在很多公司所谓的中台根本没想好为什么要做,只是盲目跟风为了做而做,也不了解实际业务需求结果落地产品根本支撑不了业务,而稍微好一点的是中台产品能顺利支撑业务,但中台团队一直处在被推着走的状态,缺少了自主驱动和思考,难免失去活力,只是在等待业务需求,而真正牛的中台是驱动业务,中台团队通过对跨业务的强大理解和抽象能力,让中台能力能覆盖到更多场景更多业务,并且帮助业务更好实现目标结果,而这个目标结果是业务需要但不一定是业务提出的,比如A/B测试和实验平台可以提供给多业务使用,因为业务自身不一定有A/B测试的思路和产品增长的方法,而这时候中台能力其实就能反向驱动业务,给业务带来新的思路和成熟的方法,在很多基础场景上业务可能只需要1,但是中台能力有1、2、3,其实2和3对业务帮助很大只是过去没有想到或者考虑资源问题没有提出,但是中台能力已经具备,这便是中台驱动业务,中台结合实际需求场景提供有价值的能力,而前提是有实际价值和场景需要,而不是盲目造车,这时候业务只需要选择用不用,这对中台团队的跨业务理解能力和场景抽象能力以及自驱思考有着极大要求。
  • 对于一个中台型产品如果每接入一个新业务,中台都要定制化开发一次,那这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台产品,中台需要以合理的功能抽象并定义好规则,实现以不变应万变,来支持各类业务的接入,一个平台兼容一千个业务,和一千个业务配合一个平台的成本和效率是不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决不意味着中台能忽略业务诉求,更不要陷入中台的“自大”中,相反你得关注业务需求并且以更合理的方式来支持;
  • 一个产品越往后做,难的不是把它变得复杂,而是让它保持简单。
  • 标准化、结构化、总结套路、沉淀方法、形成框架等等,这些词的背后都反映着共同的点,就是规律,万物皆有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规律并且善用规律;而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就是需要挖掘深层次的规律,这样才能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 看到的一句话感觉很对——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根本轮不到谈天赋。
  • 年轻未必识浅,一个人的经验、才能在于能把多少所见所行转化为所得,而不是靠年龄堆积,有些人的1年的成长可能抵过别人的3年甚至更多,背后是天赋、努力和积累,而非年龄。
  •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任何习得的技能都可以经过整合帮到自己;
  • 如果把表达或者说故事比作拍电影,正常人可能是先定义好结构然后层层展开,而我是发散的方式,先展开,然后再做删减和结构上的重组,最后用合适的组合方式展现出来。
  • 看到的一段话——兼听独断,决策是一个先民主后集中的过程,理越辩越明,一定要听取最广泛的意见,然后与做这件事的核心人员商量,但最终的决定只能自己来做,是所谓谁负责谁做主。也就是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即便最终还有分歧,请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自己来拍板。很多企业家说过相似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采用一言堂的决策方式,通常效率极高,但有可能犯下不可逆转的错误,而且使团队推动激情与创造力,让优秀的人才无用武之地;可如果采用充分“民主”的方式,又让话题永远陷在争论环节,迟迟拿不出结论,从而大大降低效率。听多数人的意见,是民主;和少数人商量,是为了快速获得做出判断的依据;自己做决定,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 Netflix文化——▪ 公司真正的价值观和动听的价值观不同, 是具体通过哪些人被奖励、被提升和被解雇来体现。▪ 我们是个团队,不是个家庭。我们就像个专业运动队,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管理者的员工去留测试:我手下的员工里,如果有人要辞职去同业公司做类似工作,有哪些人是我会拼命挽留的?▪ 永远保持诚实——作为领导者,你团队中的任何一名成员都不应该对你的评估感到特别惊奇。坦诚不单是领导者的责任,作为员工,你也应该定期地询问你领导:如果我告诉你我要辞职,那你会多大程度上努力挽留我?▪ 有责任感的人因为自由而成长,也配得上这份自由。▪ 持续吸引和培育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使得公司更有可能维继成功。▪ 没有人喜欢流程,但是和混乱带来的痛苦相比,前者让人感觉好一点。▪ 和对的人一起工作, 而非流程控制他们,我们因而建立起富于创新精神和自律精神,自由和负责的企业文化。▪ 最佳的管理通过设定合适的情景而非试图控制员工以达到最大成果。如图《小王子》中“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浩瀚汪洋的渴望。”▪ 高度一致又松散耦合的团队效率取决于高绩效人才和优秀的情境管理,目标是更大、更快、更灵活。▪ 支付市场最高薪酬是高绩效文化的核心——一个卓越的员工比两个仅胜任的员工做得更多,花得更少。▪ 判断卓越员工的3个测试——1、这个人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吗?2、为了取代他我们要付出多少?3、为了留下他我们愿意付出多少?(假若他在别处有更好的雇佣条件。)▪ 如果一个管理者可以通过升职来阻止一个员工的离去,那么这个管理者应该现在就给这个员工升职而不是等待,以下两个测试必须得到通过:1、工作足够重要,2、在现有岗位上是超级明星。▪ 我们通过给予员工自我发展的机会,提供周围一群杰出同事的方法帮助他们发展。同事,也给予他们足够大的挑战去为之奋斗,平凡的同事和无挑战的工作正是杀死员工工作技能的元凶。▪ 高绩效人才大多能通过经验、观察、内省、阅读和讨论自我提升。▪ 我们希望员工管理他们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依赖于公司“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 你的经济保障建立在你的技能水平和人品名声之上,我们倾尽全力持续提供机会,使得你和你周围的杰出同事共同成长。
  • 哪有什么华丽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无比艰难,并且会伴随着疼痛。
  • 像外行一样思考,但是像专家一样行动。比如学生会告诉你想得到好成绩,但老师需要从专业角度选择正确的方式去传道授业,因材施教。
  • 作为管理者,如何毁掉一个有潜力和激情的产品——1、让他放弃思考只做你认为重要的事(没有自主性),2、让他频繁的变换产品方向(缺乏使命感),3、不做任何商量,夺走他亲手打造的产品(不顾产品情感),4、在他产品做一半的时候让他交接(忽略价值感),当你做完这些之后,恭喜你,他会逐步失去对产品的热爱和光芒,如果没有意味着他有一颗强大而坚定的心。
  • 要做好管理,首先要建立影响力,而影响力可以来自于以能服人(对应方向能力很强),或者以理服人(做到客观公正、任人唯贤),二者兼得最优,缺一都会带来失衡,难以持续做好管理,然后才是方法。
  • 从大学开始,就会有意识的进行广泛涉猎,什么书都看,什么都尽可能了解和学习一些,因为我相信万物相通,知识之间横纵交错,当广度到达一定范围时,同时能帮助强化深度。
  • 平庸不止于平庸,巅峰不甘于巅峰——《巅峰之上》
  • 企业需要的是强大但又谦逊的人,这种人才能持续保持向前,而不是短暂的高峰然后停滞。
  • 看一个人的能力最好的方式是看他做的事情,只要传递的事情真实并且过程和结果都能充分展现专业能力、有事实依据证明足够优秀,即使说的不好,这也是我们希望争取的人才,而说和管理都是我们可以后期培养的。
  • 对于Onepage基本要包含几个基础部分,背景(前置条件,帮助大家了解上下文)、为什么要做(引入矛盾冲突来解释为什么要做,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和收益)、项目规划(产品框架、年度规划)、当前进展(如果已经进行中最新进展是什么样)、问题和挑战(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挑战,需要什么资源支持)。
  • 明确owner,由owner做资源调配并对结果负责,鼓励充分沟通,但不鼓励人人都是“业务owner”,过于理想化的自由意识会让合作效率变低,真的需要协调资源和决策的时候,难以避免不一致的声音,但是当大家真的以自我为owner时,业务owner将弱化,就很难听取调配,责任也不再明确,会增加非常多的沟通成本。
  • 管理者要懂得放手,但是又不能完全放手,需要在抓住关键点的基础上让员工自由发挥,松弛有度,如果下属在工作的关键点出现失误,但并没有察觉,也没有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者,将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 人才是企业唯一的资产。有些公司只关注吸引人才,却忽略了留住人才,一个公司的没落往往就从人才流失开始,而很多原因导致了人才流失,包括不赋予发挥空间、提供与产出不匹配的回报、人情世故勾心斗角不断的内卷等等。
  • 拿数据说话就像是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只摆事实,也不要只讲道理,需要点出数据带来的现象和结论,并且指导后续计划。
  • 管理者需要有冲锋并且为下属反驳的魄力,如果下属受到不公的待遇而不站出来发声,将会寒了大家的心,管理者也很难受到信任,你不会为下属挺身而出那下属又为什么要为你挺身而出。
  •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存在机会,在交易市场中信息天然不对称,也很难做到完全对称,小众群体往往靠着信息不对称获得超额收益,而大众群体的期望是信息对称,由于企业做的更多是大众群体的生意,所以外部力量会不断消减这种信息不对称,比如电商渐渐透明化,然后装修也是一个待透明化的市场。
  • 当我们没有目标的时候就会迷茫,看不到实现目标的希望就会焦虑,而要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实现目标的能力。
  • 永远不要盲目自大,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越会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也需要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来吸引优秀的人,这就像孔雀开屏需要展现自己的美来吸引目标。
  • 让自己拥有活着的感觉。如果感觉疲了让自己放松一下,如果倦了考虑自己长期目标并做出调整,最后都是为了重新出发,迎接新的生命力。
  • 人永远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存在完美无缺,公司也一样,不要试着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或者公司,很多企业文化就是过于完美而显得不切实际,很难和大家形成共鸣,这样如何能让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接受不完美,动态的看待人和事。
  • 就像《原则》这本书最后说的“你要忘掉这些原则从哪里来,你只需要评估它们对你有没有用,然后改进它们,去适应你的需要”,对于企业文化也是一样,目的不是让大家背下来,而是感受、思考并融入到自己生活和决策中。
  • 每个人都会有偏见,这是一定的,偏见更趋向于直觉的一面,而要对抗直觉靠的是理性,首先需要认识到偏见的存在和正视它,并且靠理性的一面来提醒自己规避偏见的影响。
  • 创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是如果想要做到游刃有余,就需要能力上足够强大,要强于平均水平几个level,只有能力远远超出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和坦然以待。
  • 俞军——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要提升用户价值就需要提升新体验,寻找旧体验尽可能低的用户,并且尽可能降低替换成本(比如补贴就是一种降低替换成本的方法)。
  • 如果你的目标足够远大,那自然不会把身边的人当作竞争者,比如高中的时候如果你的目标是高考不是班级排名,那你的竞争者不会是班级的那几十个人,如果目标只是班级排名,那相应就会把其他人都当做竞争者,自私自利,不愿帮助他人也不愿分享,生怕周围的人学的比自己好,这种人在跨入社会进入更大群体后很容易失去目标或者产生落差,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目标远大,那就不会把目标只放到身边的人,在你所在团队外有更多优秀的人,你会希望不断提升自己,不会故步自封,也不会担心身边的人光芒盖过自己,更不会为了那一亩三分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着更长远的思维,取而代之是利他之心,通过互帮互助和共创来建立个人信任,帮助自己在未来更大范围的竞争中积累人脉和资源,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目标长远的人,这让优秀的人变得更加的优秀,而且优秀的人是可以并存的,这个世界足够大,大到能承载所有的有志之人。
  •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绝对完美,需要接受不完美,但我们都有追求完美的能力,做一个追求完美的不完美主义者。
  • 动态的认识人和世界,人是可以改变的,不在乎过去的你是什么样,重要的是你希望未来的你是什么样。
  • 优秀的人有很多,一般很难有人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就像我做的产品,即使我不做依然会有其他人能做。
  •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 经验是纵向的,但方法是横向的。对于初阶到资深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能将纵向的经验沉淀成横向的方法,你可能在某个方向做的很成功,如果把你放到另一个方向,是否能同样成功,而方法并不是理论,而是思维方式和经验知识的综合体现。
  • 做一个产品先区分有哪几类用户,每类用户的管理场景是否相同,从而区分成端,比如滴滴打车有乘客端和司机端,因为乘客和司机这两类用户的管理内容完全不同,不要试着把所有用户放在一个端上,先做好端的拆分,结构才能更加清晰,避免很多能力堆在一个端后发现很违和,后面又拆。
  • 动机和能力模型——很多事情都能落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从问题定位来讲究竟是缺少动机,还是缺少能力,进而从解决问题来讲是要解决动机问题,还是解决能力问题。或者在寻找合适人才时,需要判断这个人是否有动机去做某件事,以及是否有能力去做某件事等等,而动机又与意愿和收益相关,所谓在确定owner的时候有一个标准就是谁获益谁负责,当然另一个标准就是有能力者上。
  • 同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方式。
  • 如果你的目标是长期的发展,那不要耍小聪明,玩弄一些文字游戏戏耍用户,举个例子,比如告诉用户第100万名下载用户可获得奖励,然后现在有99万人已下载,用户可能误解成前100万人,而不是刚好第100万的那个人,通过一些模糊的文字诱导用户下载,然后用户下载后发现被骗了,后续可能就是卸载甚至对产品产生负面的情绪和印象,这只能带来短暂的数据提升,对于长期的留存可能没有任何帮助,避免陷入追求虚荣指标提升的陷阱。
  • 未来20年属于AI和AR,如果说机械化时代解放的是人力,那AI时代解放的就是脑力,而AR能彻底重构我们的观感和体感,重构距离感,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很多重复的人力工作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释放,同样很多脑力工作看似难以抽象,其实背后输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的结果」,而计算机能更好做到穷尽,我们要做的就是输入标准和方法,通过深度学习,就可以在无数个解决方案中找到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样即完成了一次脑力工作,未来很多基础的脑力工作都可以通过AI来支持,包括产品设计也是一样,只要抽象的场景和控件足够广,那只要输入希望支持的场景,AI就能帮助生成很多不同的组合,通过深度学习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推荐。实际上,很多问题往往只要能做到穷尽,答案就能从中找出。
  • 我觉得学会记录是人类最伟大的进步之一,而记录的本质是让信息具象化,从而脱离个人实现传播,这让优秀的文化和方法得以一代代地沉淀和传播下去,而不是停留在人的脑子里,从结绳记事、到壁画骨文到活字印刷,再到现在的图文录像,记录方式在不断进步,进一步加速了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伟大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建立在过去沉淀的基础上。
  •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只有保持简单,才能活的自在。
  • 引用——在熵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够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开放,汲取外部能力,才能够有序的运转,如果是封闭的,很快就会熵增而消亡,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处于封闭状态就很容易落后,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历史很多朝代是从开放开始,官用贤将用能,人才上下流动频繁,而王朝一旦地位巩固,就会出现阶层固化,官僚体系臃肿的状态,人才使用上更是沾亲带故任人唯亲,最后变成庸人治国,熵增消亡,对于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每个系统中需要不断引入负熵来对抗熵增,并且需要引入高品质的负熵,才能对抗混乱和无序,比如一个企业只有持续引入优秀的人才才能保持健康,否则不把控质量只会加快混乱和无序。但与此同时,再高质量的负熵流都不能过度摄入,要保持摄入的负熵能对抗熵增的量度,保持熵减和熵增的平衡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 如果有一个方案可以让产品更好,但是已有规范中没有,我们应该做的是扩展规范,而不是被规范束缚,规范一定是不断优化、动态扩展的,而非一成不变。
  • 内卷来自于错误的匹配,包括业务方向做了错误的划分导致和公司需求不匹配,以及人员做了错误的引入导致和业务需求不匹配,不匹配就会导致内卷,或者通俗一点,企业建立在极地之上,以冰山为巢,如果冰山做了错误的划分,本该紧密配合的业务被分隔到南北两极,信息不再流通合作不再顺畅,大家为了生存开始自给自足,也就开始了不断的重复造轮子,而同时如果还引入了错误的人,每个冰山分配的人数超过了实际负荷,或者里面包含错误的人(我们称为bad guy,这类人没有集体意识,不会考虑全局最优,而是只考虑自身利益,只想让自己舒服,想要占有一切),这时候就会开始内耗,先是内部恶意抢夺然后开始外部抢夺,会不断试探,企图抢占其他的冰山。而要避免内卷,就需要做正确匹配,需要结合外力和内力,外力需要的是干预和统筹,完全的自由只会加速混乱,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和公司都需要有边界和制度,首先冰山的划分需要合理,让业务与业务之间能实现全局最优,高效配合,而内力靠的是内部高质量的人才,需要引入对的人,而非bad guy,因为只有对的人才能用正确的方式来开发冰山,他们会挖掘冰山真正的价值,会发现隐藏在冰山下巨大的空间,而不是只看到冰山表面,并且他们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拓展更多的空间,因为一个再大的冰山也有开发到极限的时候,他们会寻找新的冰山,开始新的挑战,并且为冰山与冰山之间建立起桥梁,他们放眼的是整个世界,而这个世界足够大,大到会有源源不断的冰山等待被挖掘,而不是试着抢夺已发现的冰山,这便是解决内卷的方式。
  • 我是一个喜欢穷尽的人,比如关于吃我希望把所有好吃的都吃一遍,自己做菜希望把各种材料都尝试一遍,看电影希望把所有高评分的都看一遍,看书在大学时去图书馆我会按顺序遍历一个个书架,也会把豆瓣所有书单筛一遍,希望阅尽好书,我希望发现所有的好东西,这可能是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可能是一种欲望,也可能是一种贪婪。
  • 对于向上管理,首先结果本身是由人带来的,如果某个方向向上管理问题很严重,对业务发展有了很大的负向作用,那这个方向的管理者需要对结果负责,即使向上管理不一定是这个管理者期望的或要求的,可能是他的下属主动的行为,但管理者在这件事上需要发挥积极左右,做正确的引导和干预,而不是任这种氛围蔓延甚至享受其中,这也是对管理者能力和价值的体现,现实情况是一个企业无法保证每次引入的都是正确的人,因为做出决策的依然是人,无法保证百分之百不犯错,但人是可以改变的,不管过去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未来怎么样,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留下对的人,其实企业和人一样也会有生病的时候,让企业走向病态绝不仅仅是向上管理一类问题,人生病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对企业来说组织和人就是企业的免疫系统,当企业有一帮对的人占主力时,往往能完成自修复,但有时候也需要外用药,对应就是企业需要有纠错排毒机制,来为对的人提供弹药和支撑,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帮助企业重新恢复健康,这里面人是根本,一个企业成于人败也于人,最终企业想保持健康并且有强大的免疫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
  • 有时候翻到过去写的东西会有种挺奇妙的感觉,甚至还会惊讶『自己过去居然做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做那些记录可能现在再去回忆基本不会有太多印象,而那些文字也恰恰反应的是当时那个时刻最真实的状态,也是最深刻的,这大概就是记录的价值,让被遗忘的过去再次生动起来。
  • 其实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总是会想,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为什么,为什么要解释这么多为什么,因为自己不善于表达所以我挺讨厌解释的。但现实是在你还没有足够积累时,大家也没理由无条件的信任你,你可能需要不断去解释理由,做要解释,不做也要解释,不断的解释可能会让你觉得心很累,但当你自身影响力成长到某一个阶段,积累了足够的信任值,你会发现你需要做的解释就会越来越少,可能开始变成听别人解释。当然有些时候的确没有那么多理由,想可能就是源动力,想——就去做,不一定非得考虑这么复杂,非要说个理由,你可以不说,前提就是你有资本不说但人家却信,或者你不用在乎其他人怎么想。
  • 一个产品的核心壁垒一定不是功能,而是数据,比如用户生产的内容、收藏、关注、好友等等,这些数据才是长期真正能留住用户的关键,因为当用户沉淀越多离开成本越大,而功能长期来说都是可复制的。
  • 如果要让自己成为某类能力上的巨人,我的目标或许是成为思想的巨人,在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上不断提升自己,而要成为演讲的巨人对我来说很难,虽然相信只要付出加倍加倍的努力,要做能做到,但似乎没太必要,没有这样的欲望也并不追求这样的结果。
  • 互联网下人言可畏,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小孩犯了错,被挂在网上,然后一众人开始用上帝视角去揣测、去指责,打上熊孩子的标签,批评孩子的父母等等,对孩子来说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反省的机会,但是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在无形的暴力下,小孩可能得用一生去偿还,带着阴影和自卑走后续的路,实际上每个人犯错都需要承担,在于是否应该承担这额外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关注和指责,互联网会放大一切,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不管是幼时或成年,试想如果我们过去犯的错都被扒光了放在网上,被千万人围观,过去的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转变,现在的我们又是否还有勇气去评价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网络应该成为底线,当问题无法解决时,用网络这种更强的力量来帮助推动,而不是让一众普通人成为互联网谈资下的牺牲品,以及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当不知道全貌时不要轻易评价,你看到的不一定真实和完整。
  • 动机、能力、投入三者缺一不可。动机——有没有做的动力,以及是想完成就行,还是想把它做到极致成为第一,这个欲望很重要,有时候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和标准,然后能力——即使动机充足目标远大,有没有能力去实现,如果能力不足也往往难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有动机又有能力,但没有投入,那目标始终只是目标。
  • 接触真实用户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否则你永远靠猜,猜用户怎么想的,猜用户怎么做的,现实往往和你想的会有差距,通过接触真实用户才能真正懂得用户,才能让你对用户的理解更立体和生动。
  • 贪婪是天性,要克制贪婪靠的是理性。
  • 在冲动的时候不要轻易做决策,与人沟通愤怒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爆发,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图一时之快的背后可能要付出加倍的成本去偿还冲动的代价,而冲动带来的裂痕也将永远保留。
  • 目标感和欲望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目标感和欲望非常强,那这个人会想尽办法、用尽全力去达到目标,很大概率能做成事情。
  • 当一个人谈及梦想二字都觉得羞耻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做梦。
  • 人会不断长大,不断变老,但是心态可以永远年轻。
  • 任何事情只要能做到极致,结果一般不会很差。例如就一个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说,虽然不完全由产品体验和能力决定,但一般来说只要你能在产品体验和能力上做到它的天花板,那基本上这个产品在竞争市场中不会活的很差,肯定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永远要相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而且林子越大越是千奇百怪,当你觉得有些人难以理解的时候,想起这句话也许会好理解一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甚至不同的生理因素构成了不同的人,也有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 谈到偶像,对我来说感觉不太会把某个人去设定为自己的偶像,看到优秀的人可能会觉得太牛了、太棒了,某方面可能是学习的榜样,但不会轻易去崇拜某个人设为偶像,因为人是很复杂的动物,存在很多面,那么只需要欣赏你欣赏的那一面就行,或者说欣赏事实本身,比如某人做的事情很欣赏、是需要学习的,当这种崇拜上升到整个人时,就很容易崩塌。
  • 创业你需要相信他人,也需要相信自己,只有拥有伙伴的力量你才能走的更快更远,一个人是干不成大事的,而只有相信自己你也才能坚定的走下去,勇敢的面对并解决一个个困难,同时创业又不能太相信别人,也不能太相信自己,才能有更强的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你总得考虑备选方案,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创业路上的坑洼和泥潭,不至于陷入其中。
  • 面对在意的人才会刻意,面对熟悉的人才会随意。
  • 中台需要的是纵向的竞争,一个中台产品只做一个,集中力量干大事,但是如果做的人能力不行或者不合适就及时换人,而业务需要有横向竞争,同一类型下可能会差异化多个业务产品,有更灵活、自由的尝试和验证,甚至相互竞争同一波用户,对于业务产品来说长期结果要么被外部淘汰,要么主动探索新的产品来自己淘汰自己,宁愿选择后者,不主动迎接变化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对手,对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 允许犯错,而且不要担心犯错,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并且吸取经验、教训,并沉淀下来,沉淀的可能是个经验总结、可能是个规范、也可能是进一步产品化的方案,来保障同样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或者能更好应对,那么这一次错误带来的就是进步,一个不接受犯错的公司注定发展缓慢并且不长久(但前提错误需要是在法律框架内的,否则就是犯罪了)。
  • 有时候看歌手类节目,难免会有不那么惊艳的歌手,甚至跨界的歌手,专业能力可能偏弱,然后弹幕就一众吐槽“为什么要请xxx”、“这也好意思来舞台唱歌”等等,不是客观描述,而是以嘲笑和伤人为目的,这些人嘴里可能口口声声说着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但看到别人追梦的时候却是带着偏见并且报以嘲笑,也是挺讽刺的。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搜索,推荐是更高效的方式,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没有人会喜欢无限的选择,大家想要的只是一个或者若干个满意的选择。
  • 绝大部分问题一定会有而且不止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优的那个。
  • 其实我们可以把很多行为归为两类,有些行为来自于「本能」,而有一些则来自于「选择」,比如色欲可能是一种本能,所谓“食色,性也”,无关男女,甚至结婚了依然如此,但是专一是一种选择,再比如偏见可能是一种本能,每个人都会有偏见,会对人有刻板印象,但是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且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选择,再比如贪玩是一种本能,无所谓玩什么,如果有可能你希望一直放纵下去,但克制是一种选择,很多时候当你认识到「本能」和「选择」的差异时,你就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以及理解世界,同时在面对各种分岔路口,决定自己是要跟随本能还是做另一种选择。
  • 一家公司的强大不在于能创造多大的成功,而在于能承受多大的失败,并且依然能屹立不倒,而要实现这种强大绝不仅仅是态度上或者精神上接受失败这么简单,这就像一个人想要承受各种击打,除了需要强大的精神外,还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对公司来说,合理的企业制度、成熟的系统能力、优秀的员工这些是支撑一个企业拥有强壮体魄的关键,让企业在经历跌倒后依然能再次站起来并快速恢复,这也将是员工最坚实的后盾,员工才能敢于放开手脚、迎接各种挑战。如果一家公司顺利时发展如火如荼,并且态度上接受失败,但没有强健的体魄的支撑,面对挫折时就轰然倒下,那么这不是一家强大的公司。
  • 对于一个SaaS平台来说长期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成本,二是数据安全,三是定制化,对客户来说是付钱给SaaS平台划算还是自建团队划算,这笔账得帮客户算清楚,这也意味着低开发成本的SaaS平台壁垒会非常低,客户随时能走向自研,然后数据安全会是很多公司最终放弃SaaS平台的原因,是私有化还是加密或其他方式,长期来说SaaS平台如何解决客户对数据安全的顾虑很重要,否则只能是做短期生意,当客户有了足够精力还是会走向自研,第三就是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如何满足,如果都由SaaS平台来满足是不可能的,资源是有限的但长尾需求是无限的,只有为客户提供开放的能力,让客户自己来定制所需能力,才是持续可拓展的方式。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SaaS平台才能拥有长期发展的可能,也才能有更大空间,否则只能陷入来一批换一批的循环。
  • 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但不能忽略理解和选择,不去理解那只能做传声筒,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而如果不加以选择,接受所有内容,人很容易陷入迷失,因为吸收的东西一定有对错优劣,甚至是矛盾的,在理解后需要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也会随着自己理解的不断加深而变化。
  • 用正、反、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理解世界,就成了哲学。
  • 去掉不必要的、表面的、形式的,思考何为有价值的、正确的、向往的。
  • 对于人物传记,把复杂的人生缩短成两小时电影,或者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往往会让人觉得很精彩,但是当拉长到正常篇幅后,其实会发现是那么的自然、普通且琐碎,每一个片段可能都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痕迹,不同人在不同阶段也可能经历过相似的事情,而某一个高光时刻为普通生活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也让普通生活能被看到,便成了英雄的故事。(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也都有可能成为不普通的人。)
  •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滋味,有的甜的刚刚好,有点甜的有点齁,有的甜中带点微苦,有的尝尽酸甜苦辣咸,有的人觉得世界过于残缺,缺了很多美好,有的人觉得世界过于完整,尝遍了世间疾苦,这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世界,局部来说甜和苦可能并不平衡,但放到全局去看又达到了新的平衡,也会不断有外部的力量来打破这种平衡,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或者更坏。
  • 在进入职场,从不成熟到成熟,思维方式上有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从单纯的期望世界能理解自己,到开始理解世界,然后选择哪一些规则和能力是需要去适应和掌握的,哪些又是要摆脱框架束缚坚持改变的。而不是当能力未匹配目标时,什么也不做,等待着哪一天世界能理解自己,同时抱怨这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 很多时候恐惧来自于期待,担心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或者达不到他人的期待,而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所说的——“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会因为期许而紧张,因为批评而悲伤,因为疏远而孤独,而这些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你做好「课题」的分离,不再在意其他人的评价,喜欢你还是讨厌你这是他的「课题」,你不该干涉也无需干涉,而怎么看待自己这是你的「课题」,当你接受所有的自己,即使是那个表现最糟糕的自己,为自己而活,你便拥有了勇气。
  • 过去学历史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分散的个体,找不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同年级学习的历史事件也是打乱的,往往不是按时间的顺序,难以找到前后关系,而阅读吴军的《文明之光》却能让人看的津津有味,你能看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会惊讶原来谁和谁是在一个时代而且两个人有这么紧密的关系,你能看到历史进程中的因果关系,甚至能看到人生哲理,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孤立的、为了背诵和考试为目的的历史事件,为什么历史不能有一种新的思路去教学,能把全世界的时间线串起来(也许哪一天可以把全宇宙的时间串起来),让人了解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用故事还原历史进程,让人活一遍,而不仅仅是背一遍,以感悟过程为目的的历史教学,和以考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虽然这并不是我们的真实目的,但执行过程往往跑偏),前者给学生带来的成长会多的多,对历史的感悟也会更深刻。
  • 理论的爱情——关于追求方视角假设有下面三种情况,并且最后都成功追到了对方:1、非常简单几乎没什么付出,2、有一定难度但过程双方都有相互反馈和付出,3、非常困难更多是单方的持续付出,对于第一类没有什么付出轻而易举成功的追求者来说,在相同条件下这类追求者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最低,第二类追求方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当成功后重视程度会相应更高,第三类的情况如果追求过程极端困难,并且持续是单方面的付出时,对于被追求方可能最后真的被对方的坚持感动,决定在一起同时期望着未来对方会一直这样宠着自己,但也可能会陷入一个陷阱,当追求方付出极端的努力最后得到期望的结果,且这种努力更多是物质投入(体力和金钱)时,付出的这一方可能会觉得对应结果是自己应得的,并且会希望得到回报,因为物质投入往往是现实的,就像打工和投资,体力和金钱的投入目的是得到更多回报,对于爱情双方来说,这时候追求方可能反过来会变成一个“债权方”,会从原来付出者的角色变成索要者的角色,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做更多,因为自己曾经付出了很多,而被追求者也会从现实中惊醒,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发现这不是对方承诺的爱情,实际上这种爱情在起点就具有极大的不平衡,也很难奢望在一起后能获得平衡,而那些起点有一定的波折但难度相对平衡,并且会选择相互付出的爱情往往能走的更远。
  • 永远不要嘲笑努力的人,努力不等于内卷, 每个人起点不同、天赋不同、目标不同,有些人可以毫不费劲的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而有些人起点低,做什么事情都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换来想要的结果,有些人对于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也有些人有着更高追求,向往更好的生活,现实让他无法依靠资源和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所以他只能靠努力,有些人会带着恶意批评、不加判断、无脑的把别人努力等同内卷,这其实是对他人努力的蔑视和不尊重,而另一种情况不创造更多价值内耗型的卷才是真正的卷,这才是应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选择躺平,这也是一种平衡,也许自己在某一个阶段也会选择让自己躺平一段时间,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但当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却又不愿意付出对等的努力,则很难说的过去。
  • 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观点记录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人是一种健忘的动物,甚至偶尔会忘记自己,陷入迷失,而通过过去的记录,有时候能帮助你找回自己。
  • 创业需要有胜的能力和决心,也要有败的准备,因为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要赢得一场胜利,「能力」并不是唯一因素,通过胜利的路上往往充满荆棘,你可以倒下但是倒下后需要能重新振作起来,如果失败都接受不了,那会很难坚持到胜利,没有这样的觉悟或许也不应该选择创业。
  • 很多人都在追求活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来自于变化,一成不变、不断循环是不会带给你这种感觉的,只会让你感觉到麻木,然后跟着惯性前进,而这与经济水平无关,在于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又是否在承受范围,如果变化是正向的并且在可承受范围,那可能会活的很开心,如果变化是负向的并且超出了可承受范围,那可能就会活的很痛苦,不管哪种,都会让你感觉到活着。
  • 对于我过去的经历,我可能不是属于活在两个极端的那类人,不是活在最底层需要在起点就经历各种水深火热,也不是活在最顶层出生就完全无忧无虑,我可能是属于中等偏下那类,相比普通人又经历了更多困难那种,所以不至于在脆弱的时候就被残酷的现实打倒,又因为相对困难的经历,不管是能力还是精神上都给了我更多磨炼,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我更能理解其他人,变得更细腻,有更强的共情,所以说,我很幸运。
  • 对我自己来说,如果我认定是对的事情会比较坚持,但在工作的前几年也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有的时候遇到相反的意见会急于去解释、辩解,即使自己最后可能真的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会尽可能去合理化,有种很强的自尊感,感觉一旦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来专业性就会受到质疑,感觉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但当自己逐渐成熟后,会觉得过去这种心理挺幼稚的,就是一种年轻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行为,所以让自己身上带刺,不希望被挑战,这可能是很多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当自己能力和经验不断提升,不断成熟的时候,你会发现完全不需要在意这种所谓的自尊,你能给到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你会把自己抽离出来,理性的判断对与错,你依然可以坚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当你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可以很坦然的说是自己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成长。
  • 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会把自己的眼泪定义为感动,把他人的眼泪定义为演戏,把自己定义为感性的人,把他人定义为戏精。
  • 是否进入一个新的方向需要问两个问题,第一这个方向用户还有什么很痛的点是没有被满足的吗,第二如果我们去做是否能做的比其他人更好,如果用户需求已经被满足的差不多了,并且我们做又没法做到更好和出彩,那就没必要去做,而且永远不要先决定动手再去想方向,而是先想清楚前面两个问题,想清楚自己的意义再去动手,很多公司一做大就说要做社交,但是做什么社交自己也不知道,先投入人力,然后一帮人绞尽脑汁去想做什么社交,创造出来一堆自我满足的产品,当然这种情况往往也只会发生在大公司,如果我们按创业的标准,这种做法的创业团队也很难做出好产品,很多时候好的产品来自于自然而然的过程,有对的人,在对的时机,想做对的事,也知道怎么做对的事,往往更容易成,而在公司内,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对的人,让他做对的事,并且帮助他解决各种资源问题,这样便形成了内部创业的环境,而不是让业务探索成为管理者圈地的手段,划好一个方向、分配一个管理者、要一堆人然后再去摸索方向,但如果这个管理者本身不是这个方向对的人,后面的结果就会导致各种扭曲,汇集了一帮不对的人,做的也不一定是对的事,即使大家都知道产品思路不靠谱,但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再加上进展的压力下就决定先试试看,甚至一条路走到黑,靠不断美化数据和尝试不同角度的解读来让故事延续,直到上层失去耐心,或者幻想的泡沫破裂让真实情况一览无余,这种场景往往会在很多大公司反复的循环出现,而问题的根源就是不匹配,方向和人不匹配,人和做的事不匹配,先圈了方向再去找人,结果没找到对的人,也没想到对的事,甚至即使知道对的方向但是对应的人也没有足够能力去落地,但不管怎么样做了再说,这就成了为了做而做,这样的团队想“创业成功”也是挺不容易的,当然有那么极少数的人,你把他放在任何方向,他都能找出正确的路,那这个人本身就属于对的人,把他放到能激发他足够动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匹配,对于这类人,就放开了让他去干吧。总而言之,先找到对的人,再去做对的事。
  • 对于自己向往的处世之道,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说明,我可能会选择用“客观、辩证、动态的认识人和世界”来概括,「客观」意味着你需要适当把自己抽离出来,而且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偏见,「辩证」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事情,因果关系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正有反,有内有外,甚至互为因果,而且「度」很重要,很多时候物极则反,在矛盾和博弈之间需要做好平衡,而「动态」意味着我们需要以变化的视角去看待人和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始终相信变的可能性,而且在事物发展的分岔路口可能衍生出无数的可能性,如果你见证了一种可能性,可以试着去理解它,这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种,这将帮助你理解这个世界,如果你向往一种可能性,要做的就是寻找能达到这种可能性的路,你可能会走错路或者走弯路,也可能会变换自己的目标,但是没关系,只要你不放弃,一定会有一条通往你目标的路,要做的只是找到它,所以不在乎过去的你是什么样,重点是你希望未来的你是什么样。
  •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既然是人就不是万能的,加入大公司的人不一定优秀,优秀的人不一定做这个方向,即使做这个方向也不一定能得到足够资源支持,做了也不一定坚持下去,为了短期的绩效可能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去做长期的投入,在大公司里面人的变量太多了,他们处在温室之中并不是非做不可,即使不做也有其他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变大后行动也变得缓慢,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最后结果要么就是动力不足浅尝辄止,要么就是做的人能力不足在大公司做着体验糟糕产品(这太常见了),而创业公司不同,他们没有这么多选择,也没有那么多顾虑,有着更强的目的性,其中优秀的创业公司会在对的时机,寻找对的人,做对的事,然后以极其强烈的欲望向前奔跑并坚持下去,以专注对分散,这便为弱者创造了胜的希望,并最终成长为强者。
  • 钱无法规避所有问题,有些问题该出现还是会出现,但有钱的好处在于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相应没钱的痛就在于面对困难时,没有选择或者没有太多选择。
  • 我们只能经历有限的人生,读书有个好处就是你能在有限时间内读到很多不同的人生,这同样会拓展你的人生阅历并从中吸取经验,从而帮助你选择自己的人生。就像有时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会把自己抽离出来,像看着电影中的自己,会有一个旁白不断提醒你希望/不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避免自己陷入很多陷阱,因为你在他人的人生中看到了参考,你会想象平行世界中做出各种选择的自己,会更清晰得知道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走什么样的路。所以如果回到过去只能给自己一个建议,我想说广泛阅读吧,去了解不同的人生,丰富自己的阅历,然后发现更好的自己。
  • 在对他国态度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客观、辩证和谦逊,不卑不亢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们不需要有民族自卑感,也不应该有民族自负感,有着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能始终保持客观、谦逊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持续向前,实际上不管在什么样的年代都存在自卑和自负的人,只是相对来说生活在两个极端的人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陷入自卑和自负,但也仅仅是少数,比如出生在极度落后的年代且充满无力感的人群中,会有些人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卑感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而另一个极端出生在条件优越的年代且能轻松掌控一切的人中,有少许人可能会陷入自负觉得自己国家的月亮更加圆,而中间更多见证了变化或者了解变化的人群,能看到大家共同的努力以及一路发展的不易,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有着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能把握好度不偏不倚,能更客观的面对这一切,因为他们知道很多国家的落后就是来自于盲目的自负,而让那些在优越环境下出生的年轻一代,能掌握客观的能力和谦逊的态度则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才是未来,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态度,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是前进还是后退。
  • 人的确是一种很复杂且矛盾的动物,在读书的时候,身边总会围绕一群朋友,即使在宿舍也会很热闹,一群人挤在一个小屋,这时候我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享受孤独,但工作后,人与人之间更加独立,一个人租房,也有了私密空间,但这时候又会希望偶尔找朋友聚聚,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温暖,热闹的时候享受孤独,孤独的时候寻找热闹,我们总是在矛盾中寻找一种平衡。
  • 乐趣会分为高级乐趣和低级乐趣,很多消费型乐趣都是属于低级乐趣,比如玩游戏、刷剧等,我们实际是在玩或者看别人创造的世界,但这样的乐趣往往是短暂的,除非它为你创造了新的体验,比如和重要的人一起创造了新的回忆,这会带来更持久的影响,而当消费型体验成为常态时又将恢复成快餐式的短期乐趣,还有种乐趣是创造型的乐趣,比如游戏和影视作者,他们享受的就是创造的乐趣,享受创造的过程,以及创造结果所带来的快乐,这样的乐趣往往是更持久的,但是创造型乐趣在享受更大快乐的同时,往往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以及需要忍耐更长的时间,而低级乐趣则往往是低成本且快速的,这就是为什么更多人会选择享受低级乐趣,而不是追求高级乐趣,因为低级乐趣往往是唾手可得的,也不需要忍耐孤独和寂寞,更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人的本能来说低级乐趣才是符合人性的选择,但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为放弃了创造则意味着停滞不前,沉浸在低级乐趣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高级乐趣的机会,选择一定是有取舍得失,如果我们想享受更高级的乐趣,就需要放下眼前的一些低级乐趣,即使这会和你的本能有冲突,甚至会增加你的焦虑感,但这都是获得高级乐趣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究竟是沉浸于玩他人创造的游戏、看他人创造的世界,还是在人生这个大的社会游戏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打造自己的剧本,后者的人生往往会更精彩,乐趣也会更持久,但也需要更强大的意志。
  • 创业刚开始可能会选择那种年轻但又老道的人,年轻往往没有太多负担,身体和精力也正值旺盛的时候,更有拼劲,敢于挑战,敢于创造不可能,而老道不是指处事圆滑,而是能力和经验上都能做到非常成熟,能快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因为创业公司没有太多的资本去试错,能找到这样的人对创业公司来说是非常稀缺的人才。
  • 现在做社交产品最先要满足的是服务自己的作用,其次才是连接他人,否则很难留下人,因为现实情况很难短时间就达到足够规模、建立足够关系链,而如果产品核心是连接他人但没有这个规模基础那就失去了产品价值,用户会在你形成规模前就离开,就像漏斗一样积累不起用户,但如果你满足了用户服务自己的诉求,即使不连接他人用户也能继续用下去,比如我的个人网站,虽然刚开始看的人很少,但我愿意一直维护下去,因为它满足了我个人的需求,让我自己能很方便的查看,以及有需要的时候能随时分享给别人,这样即使没有关注用户,没有聊天我也会一直用下去,做社交也是一样,当满足了用户服务自己的需求,用户能成功沉淀下来,那社交就是自然而然,而非为了社交而社交。
  • 在工作中,狂暴和愤怒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并且用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某方面来说怼人、骂人是一种“失控”的表现,无法驾驭自己,也无法驾驭外部环境,需要靠这种虚张声势的方式来宣誓主权,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过度依赖的手段,来达到震慑的目的,而忽略了去解决最本质的问题。而且如果一个公司管理层都是施暴者,那还有谁会站出来反对暴力吗。如果对方结果让你经常不满意,也不是用怼的方式能解决的,需要考虑究竟是哪一方的问题,以及是不是客观能力不行,还是匹配错了方向让能力无法发挥,又或者是遇到了什么阻碍,只有找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怼。(难道我就不会情绪化吗,不,我也会情绪化,只是我会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在刚开始工作那会有次和合作方相处的过程就出现过一次情绪化的问题,而结果是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弥补一时的冲动,而且一旦产生裂痕是很难抹平的。)
  • 一个人只有处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目标,在与外界不断交互中,会遇到不同的参照,其中有一些参照会对你产生刺激,带给你原始的冲动,你心想这或许也是你想要的,如此便形成了目标,而在人生漫长路上随着与外界的不断交互,目标也会不断的丰富和变化,如果处在封闭的环境,与外界隔离,由于缺少参照与反馈,你很难形成这种原始的冲动,便失去了目标的意义。
  • 健身房的价值不在于多么丰富的器械,而是提供了隔离的空间,为不同活动划分不同的物理空间,往往能帮助你更好的专注和投入,如果在卧室锻炼可能练了几分钟就想休息下,但如果单独划分一间房作为独立健身房,也能达到隔离的效果,当你跨进去的时候目标就变得更加明确了,一个瑜伽垫可能都可以让你坚持下来。工作也是一样,办公地点的价值也是提供隔离的空间,有一个独立区域让你专注在工作,而居住区域则让你专注在生活,虽然不同行业会有区别并非绝对,但平均下来在家办公效果一定是有减分的,另外集中办公还有个好处,就是为你提供了人际交流的环境,面对面交流你可以看到对方的微表情,你能感受到对方的真实情绪,会自然的闲谈交流,也能触碰到对方,能一起嬉戏打闹,很多是在线聊天和表情包提供不了的,除此之外还为你提供了拓展更多丰富生活的机会,同事之间的聚餐,闲时的游戏,甚至公司的开放活动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帮助你感觉到变化,这让你有活着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工作,实际上对公司而言,让员工有积极正向的状态也会更有帮助,以及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产生归属感,在家办公很难做到这一点,至少很难有正向的干预,因为公司什么也做不了,甚至想组织团队活动也变得困难。
  • 企业服务的起点是什么,是当某人开始有创业想法的时候,从他开始构思产品,开始疑惑要怎么去注册公司、要怎么去寻找团队、要怎么去准备融资,到后面怎么去经营企业,当他开始有创业想法的时候,企业服务就开始了,这也是培养和沉淀你忠实的企业客户最早的时机,当你做好了出色的全流程企业服务,那后面的影响力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初创企业会越来越多,而现有的大公司一定是越来越少,并且会有一批一批的初创企业开始成长为新的巨头,当你从起点就抓住了客户,这便是一个无限的市场。
  • 当我们认为自己掌控不了现实世界的时候,就会急切的想通过游戏来获得一些掌控感,逐渐的放弃与外界的互动,而一旦我们把自己限制在井底,就会失去对蓝天的向往,这时候我们会失去眼中的光芒,眼神会变得迷离,直到有一天我们醒悟过来,提醒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我们开始逼着自己学习,但是我们依然会选择蜷缩在自己的小屋中,因为这是我们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但这时候的眼神依旧是缺乏光芒的,我们仅仅是靠理性在推着自己向前,而想要让眼神重新焕发光芒只有让自己走出去,走到井外,让自己与外界充分交互,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这时候我们会再次恢复对蓝天的向往,对新世界的欲望会推着你向前,而非理性,以及我们会发现此时——眼里有光。
  • 很多产品会有这样的发展规律,在初期满足基础服务的时候会由散到整,然后随着更深层次服务的需求,又会由整到细。以电商来说,满足基础交易需求,产品往往会做的又大又全,因为只是做资源整合和交易,服务太薄了,做大而全的产品效率才高,而当基础服务已经满足不了大众需求,用户购买服装除了希望看到试穿效果,还希望能探索不同穿搭,购买家具家电也希望能看到实际的还原效果,甚至自己来设计组装,随着服务进一步变厚,产品就需要变细,因为一个产品已经承载不下,强行堆积只会让效率越来越低,体验越来越差,这个时候就会拆分出更多精细化的产品,简而言之,服务薄产品就会大而全,服务厚产品就会小而细,而且薄/厚、细/全是相对概念,会随着时间变化,十年前的厚在十年后可能就成了薄,过去觉得很细的产品其实可以再细,基于这样的规律下就会不断诞生出新的机会。
  • 写了很多关于把控游戏的内容,是说我完全不认可玩游戏这件事吗,并非,相反我过去也说到有时候我会选择克制,而有时候我就是希望自己能享受放纵,而正是因为我深入的玩过游戏,甚至沉迷过游戏,才能更好的理解游戏的逻辑,了解游戏沉迷的感受,以及沉迷背后的心理原因,游戏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包括愉悦感、胜负欲,甚至虚无感等等,这些不经历是很难有亲身体会的,而了解游戏的本质也恰恰是把控游戏、实现自控的前提条件,所以对我来说并不存在二元论所谓要么支持要么反对,而是游戏更像是一种经历和体验,对我来说是需要去了解的,沉迷是一种体验,克制也是一种体验,但对每个人风险却不一样,之前也一直强调,很多学生在自控能力差的时候陷入了游戏沉迷,而我则是在有更强自控能力的条件下才体验到游戏沉迷,二者承担的风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游戏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需要在正确的时机、让正确的人、玩正确的游戏,那么这样的游戏体验则是更健康的。另外如果放眼长远,也不应该一股脑完全反对游戏,因为游戏对不同人和不同场景来说也有很多潜在的价值,比如未来战场可能更多都是基于无人设备,靠战斗人员远超操控,这时候不就像是很多对战类的游戏,未来战场的远程操作兵和电竞职业选手的能力要求是非常相似的,包括敏锐度、反应力、大局观和团队配合等等。另外有些游戏实际上也为很多人带来了新的体验以及希望,甚至随着未来虚拟现实和脑机技术的完善,游戏也能发挥更多的作用,也许能让很多脑部患者也能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的朋友正常交互,也能摆脱束缚任意遨游。所以我们应该更客观的去看待游戏,了解游戏背后的机制和影响,然后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正确的游戏。
  • 看歌手类节目的弹幕会很容易发现,大家真的是来听歌的吗,并不是,很多人是通过听歌来表达情绪,而弹幕所表达的情绪又真的是理性的吗,也不是,你会发现歌手在演唱前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大家对歌曲的评价,如果歌手在演唱前表现出了低情商行为,那么很多观众会对歌曲的改编、唱功等客观因素发表负面评价,但实际上如果歌手此前表现出的是高情商行为,相同改编和唱功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甚至是非常正面的评价,很多时候大家对客观因素的评价其实并不客观,大家也仅仅是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对歌曲的评论仅仅是我们想对人发表评论的借口,这能让我们显得更“客观”和“公正”。另外从歌手角度也能吸取一些经验,传统观点可能觉得宁愿不做,也不要做错,但是害怕错误也意味着一个人会失去很多勇气,相反我想说的是宁愿错的谦逊,也不要错的自大,当你保持谦逊态度的时候,即使你做错了,大家其实也会给你很多包容,而荧幕中因为所谓低情商行为成为情绪靶子的人,也往往是因为表现的过于自大,从而引发了大家的反感。
  • 创业其实和游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最难的是初始的开荒期,你没有经验、没有资源、缺少方法,很多时候你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当你扛过了新手期,并且有了一些成功的积累后,这条路就会顺畅很多,利用积累的资源你不需要费太大力就能做成更多的事情,你也会拥有更强的自信和掌控感。
  • 疫情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可能不是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疫情导致长时间居家,这其实和游戏沉迷的效果相似,会让一个人长期处在封闭的状态,减少与外界的交互,缺少了外界反馈与刺激,我们会丢失很多欲望,意志也会不断被消磨,甚至变得无所事事,并且逐渐接受这样一种躺平的状态,在疫情下,经济影响可能是显而易见的,而精神影响则是潜移默化并且容易被忽略的,前者可能影响的是短期的经济,而后者影响的是长期的创造力。
  • 当一个人欲望被满足或者梦想实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些什么,起初我们一无所有但充满激情,然后我们追逐梦想但伴随焦虑,当我们实现梦想自由放纵时却因为害怕空虚开始怀念过往,我们不断的积累物质财富但逐渐失去精神欲望,我们不断提升自己获得知识与勇气,但也越发麻木不再好奇,我们年少轻狂相信自己会满怀激情并且始终如一,但时间会让我们知道一个人最难保持的就是初心,我们怀念做梦的感觉却不知道如何找回,这就是当你经历岁月的成长时,也将经历岁月的磨损,如何能保持初心我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 成长会伴随着失去,也可以说变得越来越麻木,我们不再那么敏感,不再那么易怒,不再那么容易被感动,也不再那么容易心生向往,当我们为人生画卷描绘上越来越丰富的图景时,我们怀念过去一张白纸时候的状态,对一切充满着好奇,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还有不服现实的闯劲,但当我们得到的越来越多后,欲望就会越来越少,我们会失去目标感,我们变得有能却无为,有谋却无欲,这可能是绝大部分人在成长路上最容易陷入的陷阱,也就是失了初心丢了自我。
  • 如果把游戏比作一个生态,游戏主体质量是生态的基座,是用户愿不愿意开始玩的基础,而游戏的激励系统则是生态的循环系统,它为用户提供内驱的燃料,让生态能持续运转,缺了激励系统,用户会很快厌倦,失去继续玩下去的动力,一个成功的游戏,需要有成功的激励系统做支撑,与此相似,其他生态同样如此,企业是一个生态,每个人自身也是一个生态,缺少合理激励,企业很容易失去活力,而我们个人也常常败给惰性,而设计合理的激励系统,能帮助生态更健康、持续的运转,毕竟很少有人玩游戏是出于被逼无奈或者强迫,而且还能久玩不厌,这便是激励的强大之处。
  • 现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一个品牌从兴起到倒下只需要15秒,品牌价值越来越脆弱了。
  • 有时候我也在想以内容种草的模式还能持续多久,因为这种种草方式效率太低了,而且脑力成本太高,需要对比和考虑很多,商业本质是价值的互换,内容无非是让大家了解价值,而现在了解价值的方法相当于是你要让用户看很长的“说明书”(可能是文章或者视频),而如果未来所有产品都能做到足够细致的数字化,平台能基于用户偏好和场景提供最优选择,用户能沉浸感受所见即所得,那产品对内容依赖就会越弱,这时候产品即内容,平台即专家,内容不再需要有产品侧创造,平台能基于用户精准创造内容,用户也能被自己创造的内容所吸引,这时候拼的不再是过度包装,用户会信任平台的推荐,并且也能切身感受产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数字化,而不是像现在只是做资源的整合。
  • 绝大部分沉迷游戏的人最终不是被快乐驱使,而是被惯性驱使,其实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自问——此时的你玩游戏时还能感受到多少快乐,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游戏数值在不断的重复和循环,对很多人来说在游戏玩到一定阶段后基本上就能形成惯性,游戏早已失去了探索的乐趣和新鲜感,而之所以继续下去,往往不再为了快乐,而是为了让自己有事可做好让这无聊的时间能过得快一些,相比游戏最初带给你的快乐,剩下的更多是麻木和虚无,即使我们知道重复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却依然逃不出游戏的循环,这就是惯性的力量,如同卫星一般沿着固定轨道运转,这成了你当前最舒适和平衡的状态,除非引入外力否则很难跳出这样的循环,而要摆脱惯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陷入另一个惯性(可能是另一款游戏或者另一种娱乐),又或者不断接收外部的反馈与刺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会让你形成新的欲望,这既是让你摆脱惯性的外力,可能会激发你去探索新的世界,当然也可能在现实的打击下让你重新回到那熟悉而又可掌控的游戏世界,开始新的循环。
  • 娱乐的本质是从事某项喜欢的活动(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分散自己对时间的注意力)来换取时间的加速流逝。比如玩好玩的游戏、看好看的电影、吃好吃的美食都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我们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这便达到了娱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而反过来如果我们玩着无聊的游戏、看着无聊的电影、吃着难吃的食物,或者我们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我们会很难进入心流状态,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间像是被拉长,但拉长的时间就像一个空盒没有足够的内容去填充,这种状态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和空虚,最后虽然这是一项娱乐活动,但我们并不会从中感觉到愉悦和快乐。所以,我们可以说娱乐其实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虚度光阴”,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娱乐的定义也会不同,比如有些人可能体验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中工作于他可能也是一种娱乐,因为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能从中收获兴奋和喜悦,当从事其中的时候会进入心流状态变得非常专注,他可能会从工作中得到一种很累但也很快乐的感觉,当然大家都能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状态会很难得,而且也并不一定是持续的状态,可能对更多人来说读书和工作都很难让他们进入心流的状态,一直等待着时间流逝,这就成了一种任务和要求。另外娱乐也会有质量的区别,有些娱乐在享受之后你会感觉到空虚,带来的快乐非常短暂,而有些娱乐会让你感觉到充实,且带来更持续的快乐,实际上在不同乐趣中,创造型的乐趣往往会比消费型的乐趣更持久。另外我们说当时间被拉长但没有内容去填充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焦虑,但是也有特例,比如如果你有进行长时间正念的习惯,在正念的时候时间仿佛被拉长,但你不再关心时间流逝而是享受当下,你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和,那么时间流逝的快慢就不重要了,这对你来说也是另一种别致的娱乐。
  • 当一个玩家相比他的投入无法再从游戏中获得足够的正反馈时,就是玩家放弃游戏的时候,对游戏提供方来说需要平衡好玩家的掌控感,对玩家来说太容易掌控则失去了挑战变得无聊,难度太大无法让玩家获取足够的掌控感,就会让玩家感到挫败,当玩家发现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时,就失去了付出的欲望。
  • 关于一个人的理性和本能,在心理学比较流行的比喻就是大象(代表本能)和骑象人(代表理性),大象力量强大但缺乏智慧,而骑象人充满智慧却力量单薄,这也是为什么当理性和本能存在冲突双方比拼力气的时候,往往骑象人会败下阵来,我们明知前方是陷阱依然踏入、面对诱惑沉迷其中、遇到关键任务无限拖延,比拼力气骑象人没有丝毫优势,但骑象人却有着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智慧和谋略训练大象,此时存在两个极端,一端是本能占绝对主导,大象处于完全野性的状态追随本能行动,就像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一些极度疯狂的艺术创作者,他们自由、放纵、甚至极端且疯狂,在独居时或者在野象群中能安然自得,但当这头野象闯入动物园矛盾便一触即发,因为动物园是由规则和约束组成,这让野象显得格格不入,也常常因为冲动伤害到他人或者自己,而另一个极端就是理性占绝对优势,大象被完全驯化,同样可以想象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被描绘为毫无感情、像机器般运作的人,他们基于规则和利益行动,看似客观,却也失去了感性的力量,他们不再那么容易被感动,不再那么心生向往,不再开怀大笑,陷入极度的空虚之中,如同上发条般机械运转,却不知前方目标为何。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处于两者之间,我们不需要尝试着做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因为这会让你失去对生活的向往,所谓“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需要的正是感性的力量,人的本能创造了欲望,而欲望正是一切行动的源头,失去欲望也即失去行动的目标。同时也不要成为一个完全臣服于本能之人,因为这会让你放弃思考,陷入到低级欲望之中无法自拔,失去自控能力的你犹如张着獠牙的野兽,在文明世界之中或者成为被猎杀的对象或者成为猎杀者,要么伤害着他人要么伤害着自己。总而言之,过于理性会让你失去目标,而过于感性则会让你丢失自己,最理想的状态是用合理的策略提前训练大象,不是处在动物园,也不是处在原始森林,而是在彼此交汇的区域,人与象双方相互熟悉、和谐共处,本能和理性相互约束同时又彼此合作。
  • 创新往往来自于各种元素的自由组合再加上一些随机性,并且很大概率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已经存在过相似的范本,即使这个创意是源自于独立思考甚至天马行空,放到全世界范围即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组合与概率的问题,包括生物进化过程其实也是组合(繁殖)与随机(突变)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把全世界的创意收集起来,那么新的创意很大概率都能从里面找到范本或示例。
  •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非常有价值),同样知识也是无价的(往长远看知识并不值钱最终都是免费的),知识的终局一定不是知识付费,所有的信息差最终都会被磨平,知识的载体也不是人的大脑,那知识的最终形态是什么,其中一个答案会是标准化。
  • 未来绝大部分事情(工作/服务...)都可以通过产品化的方式进行标准化,AI 能统筹所有已知的事情,而人的价值不再是重复已知的劳动,而是创造未知,带来未知的体验和感受。
  • 我们经常说招人和培养人需要看一个人的韧性,但是关于韧性并不是看单方,而是看双方,就像是拜师,如果你跟对老师,他对你的定位是一把宝剑,并且给你传授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千锤百炼之下,你能看到量变和质变,如果你能抗住压力坚持下去,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很强的韧性,而且终将会成为一把宝剑,而如果跟的老师不对,他对你的定位可能就是一根竹子,不管你再怎么弯折,坚持下去最终成为的也只是一根弯曲的竹子,甚至这种弯折是不可逆的,或者超出极限被折断,现实中有一些人在第一种情况无法坚持,失去了机会,而有些人在第二种情况选择了坚持,却丢掉了自己。当然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跟对老师只是一方面,同样非常重要的就是你对自己的定位是宝剑还是翠竹,另外即使是宝剑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也会折断。
  • 人生有90%都是由平淡而重复的生活组成,但剩下的10%创造了回忆
  • 创业题材的电影都是充满挑战和振奋的,但创业背后你看不到的是琐碎和平淡,是孤独和寂寞,不管多平淡的创业路程,当浓缩到1小时后都是精彩的
  • 你可以试着改变少数人,但不要尝试改变大多数人,特别是成年人。
  • 如果你能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一般来说你不是在变好就是在变坏。
  • 如果要总结影响一个人最重要的三个品质,我认为是——向阳、向上、和向善。向阳可以理解成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当面对困难和挫折,乐观会让一个人变得坚强,不易被打倒,即使伤痕累累依然可以相信美好,这往往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向上便是有自己的目标,追求更好的自己,这会让一个人内心富足而自信,可以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当你可以活出自我,便不会患得患失,内在的自信也会让你尽可能减少内耗和焦虑。而心地善良我认为永远是三者之间最重要的品质,与人善,与己善,即使有时候伤害在所难免,在善良面前,恶意和偏见都会被冲淡,善良会催生理解,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这会让事物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那如果三者缺了其中之一会怎么样,一个人如果向阳、向上却不向善,结果可能是自信但自私,如果一个人向阳、向善却不向上,倘若无法活得自洽可能会陷入自卑,如果一个人向上、向善却不向阳,可能会经常自省但是过了某个度则会走向自残。如果再进一步,三缺其二,只有向善可能会经常郁郁寡欢,只有向上可能会不择手段伤人伤己,只有向阳可能会盲目乐观不愿投入只愿投机,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缺了任意一环,都会失去一部分的平衡,如果失去更多则会陷入一定的极端,现实情况往往不是绝对的是与否,很难有绝对的善与恶,这也让人变得更复杂和多样,呈现出人生百态。例如在伴侣关系中,有些人可能(只有向上)会过于自我,会导致两性关系中非常自私,不愿倾听和理解,伴随着控制甚至是暴力,而有些人可能(缺乏向上)会丢失自我,导致两性关系中非常自卑,需要不断从外界确认自己的价值,陷入内耗和猜疑,更极端者从害怕受伤到主动伤害,变得歇斯底里,这样的伴侣关系都不是健康的关系,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和冲突,而意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影响,我们就能进行主动修正。
  • 善良可以是一个人的本质,推己及人可以有更好的共情,善良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武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可以用来掩盖所有伤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