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互联网婚恋
今天我想谈谈对婚恋的看法,首先我想说明一个观点 ——我认为喜欢一个人实际并不是[你只会喜欢她],而是在很多喜欢的人中恰好遇见了她,并且恰好她也喜欢你。这像是一个概率转换问题,从人到喜欢的人,再到喜欢人人也喜欢你,每一步转换都在流失。而很多时候,单身的根本原因是遇不上喜欢的人,这往往受限于圈子,在转换的第一步就停住了,而很多人又因为社交能力、个人能力、或者外表等原因,身边喜欢的本来就少,基本就在第二步清零了。在圈子的拘束下所以衍生了相亲,而在低效下很多人都选择了凑合,妥协之下是接下来婚姻的不悦(当然不一定都不悦)。但是——“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一个你喜欢并且又喜欢你的人”——从概率来说这是必然的,用另一句话也能佐证它——“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也就是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理想的恋爱或者结婚对象,只是没机会遇见而已。茫茫人群中遇见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这也许是很多人渴望着的但又难以追求的理想,但是我相信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可实现的,只是需要有人 · 来帮一把,我也相信能实现它的只能是互联网了,在庞大的数据支撑和一套精确的算法下,帮助大家在人群中精确的定位到喜欢的那一类,又在一个合理的逻辑下帮助相知相识相见,最后选择喜欢彼此的那一位。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来帮忙,相信这是许多人都需要的,而且能做到的话这真的是做了非常大的一件善事。
很多企业都想做这么一件事,但是实际只是做到了表皮,不管什么产品,我们都能看到单一的个人资料,即使全部填完实际可能实际也没任何意义。如果让水浒 108位好汉填完后可能区别就在于住处是在梁山的向阳面还是背面,我们并不能通过一个叫武松的名字,八尺的身高,住在梁山,来判断这一个人。通过这些信息筛选是非常粗糙的,甚至谈不上筛选,也完全谈不上匹配。
我想说说现在互联网婚恋产品的两个问题:
第一,匹配低效 ——在这样“随便”的匹配下筛选出真正喜欢的人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它根本没为你做筛选,只是为你做到了展示而已,以至于现在的互联网婚恋基本以外貌作为主要标准,好看的受欢迎(对对方来说则是受到过度的打扰),外貌不出众但是有很高的个人素养或者能力的人却往往被冷落,他们很难表现出自己美丽且独特的一面,也无处表现,可是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却有人等着在爱上他/她,他们却无法了解到彼此。
第二,交流低效 ——现在的婚恋产品基本都靠发起聊天作为开始,或者是类似于打招呼的功能,且不说陌生人之间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聊天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会聊天那么他单身的概率会小很多,会社交那么他扩展圈子遇见喜欢的人的概率也会大很多,希望通过互联网遇见另一半的人,可能社交上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社交(但并不代表这样的人是loser,其实相反有很多能力很强的人,但他们并不擅长社交或者不太愿意社交),让他们聊天真的是一大考验,而对对方来说当然也是一种考验——忍耐一条条无聊的发言,或者无法继续下去的话题。即使加入话题助手这样的小功能也是解决不了的,因为实际体验后你会发现找话题聊天本身就很无聊,机械式的提供话题内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人才是根本,只有【自发】才能让聊天进行下去,但是不善社交和自发聊天一定冲突吗?不,有一句话,恋人之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任何小事都想和对方分享,而成为恋人前永远能找到不同的话题,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还有更多想继续了解。而现有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基本无任何了解就想让彼此开始聊天,这是低效且浪费彼此时间的行为。现在的个人资料对彼此了解一点帮助也没有,只是介绍一下身份证信息而已,无法知道彼此现在最精彩的故事和最想让对方知道的内容。可能会觉得这有些太理想了,实际在互联网婚恋上不可能让彼此了解的这么细,而且这样成本一定很高。
但是我想说这一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这方面有做的非常好的例子,那就是拉勾,拉勾虽然是招聘类的,似乎和婚恋没什么关系,但是我想说它他们很像,而且拉勾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了解彼此。
先看看它们之间哪点像。首先婚恋产品和招聘最相似的就是它们都在寻找合适的彼此。 HR界有一句名言——招聘就像找对象,需要找到适合彼此的人选,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介绍自己会很用心,我们会想尽办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简历,希望把自己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而企业则能在那一页纸的内容上初步判断他是否是我想要的人。其实我们想想,婚恋其实最需要的就是这样内容来让彼此做出初步判断——ta是否适合我,是否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如果答案是是,你一定是从他的介绍中找到了吸引你的点,并且你们接下来的了解是更有效的。但是,这当然得区别于求职简历,它们展示的内容应有所不同,或许也不需要那么严肃。所以——找对象为什么不能像招聘。像招聘一样认真对待自己,将自己推荐给喜欢的人,这是寻找陪伴彼此的那一个人,理应更加重视。但是还需要强调,它不需要那么严肃。它们相似的另一方面就是在应用场景上很像——婚恋产品单身的时候需要,找到对象了可能就不需要了,而招聘同样,找工作的时候需要,找到后就不需要了。如果觉得不合适,需要寻找下一个机会时可能又会再次需要,这句话对两者都适用。所以它们之间真的非常相似,招聘像找对象,找对象是否可以像招聘或者它就应该像招聘,将自己推荐出去,而不是等人来找,这或许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
这样的类比只是开始,细节上有很多要完善,下一步我想试着去描述【粉色拉勾】的样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