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定位...

《简约至上 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无法控制用户使用软件的环境,而只能使软件设计符合环境需求。——软件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

专家型用户都是技术狂热者,他们能够畅说欲言,对如何改进当前产品固执己见。然而专家并不是典型用户,他们的判断会出现偏差。他们不会体验到主流用户遇到的问题。——专家想要的功能往往会吓到主流用户。

为主流用户而设计,想吸引大众,必须要关注主流。公司请有摄像经验的人去测试新款摄像机,如果你希望你的客户是大众,那应该把摄像机给你的主流用户试试。

讲故事——故事是描述认识的一种好方式,与一大堆需求描述相比,故事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明白什么重要和为什么重要。故事的情节要简短,千万不要长篇大论的详细描述重大活动。要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出每一个需求点,并确定满足该需求的功能(核心功能)。

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你的想法、例如对于iPhone乔布斯的描述是“一个大屏的iPod...,革命性的手机,英特网通信设备的重大突破。”对Flip来说,就是“瞬间开始拍摄,不费吹灰之力分享。”

作为设计者,我们希望马上开始设计,但克制自己非常重要。太早开始设计意味着会遗漏重要的见解,甚至意味着设计思路完全错误。

乍一看到某个问题,你会觉得很简单,其实你并没有理解其复杂性。当你把问题搞清楚之后,又会发现真的很复杂,于是你就拿出一套复杂的方案来。实际上,你的工作只做了一半,大多数人也都会到此为止。但是,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向前,直到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解决方案。——史蒂夫乔布斯

你的第一个设计看起来可能很像那么回事,但那通常只是对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初步定义。

如果一个小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流程,就应该退一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设计四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提供的、隐藏非核心的,转移则涉及对界面进行重新布局。

减少视觉混乱的方法:①使用空白或在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页面,而不要使用线条。②尽可能少使用强调。如果仅加粗就行了,就不必加粗,又放大,又变成红色。③别使用粗黑线,均称、浅色的线更好。④控制信息的层次。如果页面中的层次超过了两或三个层次,就会导致用户迷惑。比如说,要少用数字、大字体或粗字体。最好总共不超过三个层次:标题、子标题和正文。⑤减少元素大小的变化。例如,如果你在设计某个报纸的电子版,可能有一大块放置头条新闻,另有5小块放置次要一些的新闻,千万不要让版面上出现大小都不同的6个区块。⑥减少元素开头的变化。整界面最好只使用一种控钮样式,使用三或四种控钮样式就太花哨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BRD: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商业需求文档。

MRD: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市场需求文档。

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FSD: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UC:use case , 用例,是需求人员写给开发人员看的一种最基本的文档。

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

PM: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程序经理(Program Manager)。

PD:Product Designer,产品设计师。

TC:Test Coordinator,测试协调员。

TC评审:测试评审,在TC写完测试开始之前,是测试把对需求的理解以TC的形式说给PD、开发听。

UC评审:需求评审,在需求完成以后,是PD说给开发、测试听并给出评价或批准的过程。

UAT:User Acceptance Test,用户可接受度测试。
《别说你能讲好PPT》

打造张弛有度的3S模式——站在讲台上的第一件事是让自己的身体静止下来,即stop。随后便是面向听众的莞尔一笑,即smile。然后是镇静心绪之后的第一声,例如“大家早上好”,即speech。

①插入单口相声或会话,对口演讲、自问自答;②有效利用数字、发现关键数字,比较之下出强调;③通过语言潇洒利落的带给观众冲击,事先准备好恰当的措施;④善用比喻,用简单明了的比喻阐述数字;⑤贴心的表达方式,简单易懂的描述,虽然语言朴素,但却足以打动人心。⑥反复强调重点,被重复的内容应该是重点;⑦在说话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听众的反应,三大要点,一是眼神交流,而是善于发问,让观众思考,三是身体朝向,身体朝向听众比朝向屏幕更能向听众传达信息;⑧断定自如是自信的一种体现,充满自信的断定之势,无法断定时,就用态度来表示,微笑和眼神交流能从你的态度中看出自信;⑨从全局出发,按照细节顺序发言,将整体内容一分为三的进行讲述;⑩说话应言简意赅,精简长句,注意眼神交流,利用短句打造张弛有度的效果;⑪句末仍应吐字清晰,清晰的表达肯定及否定;⑫预先想定问题,接受提问的环节放在最后,问题有正反之分,正面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预先想定,届时当场回答即可,至于那些否定的问题,反对性质的问题以及异议,就应务必预先设想才是。

给出预告→切入正题→归纳小结,承上启下。例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今天所见到的内容吧。”

《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大家知道第一位在月球漫步的人是阿姆斯特朗,但第二位就很难给人印象了。)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假如消费者都是理性而非感性的话,就不会有广告,至少不会像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这样。

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

新产品又用公司名作为品牌名,因为这样便于迅速获取市场份额,但这种做法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

反对意见总是那样:问题不是出在名字上,而是出在产品、服务、价格上。这根本不对。问题出在对产品、服务、价格的认知上。坏名字不会产生好认知。

如果把信息设计到广播广告里之后在印刷出来,效果就会“听上去更好”,可是,我们通常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做成平面广告,然后才在收音机里播放。

你只有使自己出名后才能用简称,不能把这个因果关系给颠倒了。

人们经常忽略的另外一件事是,在取名字的时候如何在电话本中找到它。应为很少在电话本中找自己的名字,所以不会发现要想找到它有多难。

在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你得保存好自己的匿名资源,直到你准备好使用它为止。你在用它的时候,要全力出击。记住你的目的不是宣传,或是建立声誉,而是为了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建立一个定位。

如果你为之工作的公司生产数千种销量很小的产品(3M公司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你显然不可能给每一种产品起一个新名字。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条行事规则,它们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用公司专有名称,什么时候不该用。:①预期销量。有获胜潜力的产品不该用,而产量不大的产品则该用。②竞争。在没有竞争的地方不该用,在竞争激烈的领域里则该用。③广告支持。广告开支大的品牌不该用,广告预算小的品牌该用。④影响。创新产品不该用,一般产品如化学品该用。⑤经销。上货架的产品不该用,由销售代表上门推销的产品该用。